11月7日,朔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通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七年来的工作成效。据悉,今年以来全市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51.64%,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成效显著,相关火灾仅发生2起。
![]()
本次发布会由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李建华、副支队长马强、副支队长田磊、副支队长冯龙、副政委王好江共同出席。支队长李建华表示,这支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训词精神的“火焰蓝”队伍,正以更专业的救援能力和更精准的防控措施,守护着城市平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各类警情2487起,同比上升4.6%。其中火灾扑救1626起,虽同比上升10.8%,但直接经济损失大幅下降。抢险救援与社会救助类警情分别为463起和350起,消防救援人员累计抢救被困人员384人,保护财产价值超1.3亿元。从火灾原因看,遗留火种、用火不慎和电气故障是三大主因,合计占比近八成。消防部门已针对冬季用火用电高峰,启动专项防控。
为应对“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朔州去年组建了一支70人的市级灭火救援专业队,配备车辆15台、装备6000余件套,涵盖高层建筑、化工灾害、水域地震等多类特种救援任务。今年以来,已开展化工、高层、地震等实战演练11次,桌面推演20余场,全面提升协同作战与应急响应能力。在装备建设方面,支队年内新增个人防护装备3980件套、特种车辆7台,计划投入1045万元用于装备迭代,确保“人装合一、精准匹配”。
针对市民关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8月启动全链条整治以来,全市仅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2起。目前已完成充电设施建设的小区达492个,新增充电端口8614个,全市总端口数达3.8万个。同时推动“以旧换新”核销车辆2.1万辆,回收废铅蓄电池337.81吨,从源头上降低火灾风险。在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整治方面,排查既有建筑外墙保温材料1444栋,发现隐患129处,已完成整改59处。
今年11月是全国第34个消防宣传月,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朔州消防推出四大板块活动,包括全市联动启动仪式、消防站开放体验、分众化科普宣讲和社会联动宣传。全市7个主要消防站均设计了个性化文创印章,市民可持“集章手册”前往参观,集齐者可获“消防科普宣传推广大使”证书。公众可通过“朔州消防”官方公众号预约参观消防站和科普教育基地,零距离接触消防装备、学习安全知识。
自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致训词以来,朔州消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七年来累计接待社会参观5万余人次,培育“火焰蓝雷锋志愿服务队”15支,开展志愿服务年均超350次,队伍中93名个人、4个集体获省市级表彰,“火焰蓝”新形象日益深入民心。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表示,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筑牢消防安全防线,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保驾护航。
(网易山西 曹惠 李恒灵 编辑 李玫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