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到了这一点,孩子说话不清楚,好像有点大舌头,是不是舌系带短,也有人用“沉默是金”“贵人语迟”这样的经验之谈让家长宽心,却不知道这需要科学客观的评估与治疗。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涌现了一大批有构音障碍的孩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口齿不清。对此,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为您科普。
家长发现怎么教都纠正不了“飞机”变成“杯机”、“姥姥”说成“脑脑”、“哥哥”变成“德德”、“给你”变成“得你”,家长这个时候很着急,去耳鼻喉科排除听力和发音器官问题后,医生建议去康复科。那么,在康复科可以得到造成口齿不清原因的解答吗?
答案是可以的!康复科治疗师会结合言语治疗学、言语康复、言语测量、嗓音治疗等学科,从呼吸系统、发声系统、共鸣系统、构音系统、构音语音系统对孩子的语言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例如,通过口部运动评估表,康复科治疗师可发现口部肌肉发育较差导致发音有偏差等情况。
然后儿童康复师将询问孩子的饮食习惯——是否吃饭过于精细。家长们的回答几乎都是相同的——担心孩子太小不好好吃饭,嚼的费劲就不吃了;又怕食物太大不安全呛咳,吃的很软,甚至是米糊状食物……所以孩子吃饭都比较精细,且食物软烂。
康复治疗师在此温馨提示——饮食过于精细容易造成孩子口腔肌肉发育迟缓,从而出现口齿不清的情况。而且,饮食过于精细还影响换牙,有的孩子牙齿没有得到充分的咀嚼锻炼,到了换牙时间还需要拔牙替代自然脱落,严重甚至还会影响美观。
随着小孩月龄不断增长,应该要增加食物的粘稠度和颗粒度,但是很多妈妈提供的辅食“进化”得太慢。有些孩子已经开始长乳牙了,妈妈却还在给孩子吃辅食机搅打得稀烂的糊状食品;有些孩子乳牙几乎都已经长好了,家长却还天天喂食粥、软面条。长此以往,孩子整体口腔肌肉和牙齿的发育都会处于一直落后的状态。
除此之外,想要清晰的发音需要孩子们有足够的呼吸支持,正确的下颌、唇、舌运动及正常共鸣才能准确构音。
23个声母,从发音部位分为双唇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从发音方式分又分为鼻音、塞音、塞擦音、擦音、边音。无论发音部位还是发音方式都与口部协调运动息息相关。比如“f”它是一个唇齿音,是一个擦音,如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出现偏差或者呼吸与发声不协调很容易变成“b”音或者其他替代音。所以,康复治疗师将分析孩子发音偏差的原因,并针对治疗。
舌是发音器官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动作很灵敏。可以前伸后缩,还可以上升下降。双唇及下颌的运动模式也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出现异常模式都会影响孩子们的发音清晰度,而这些运动和日常咀嚼的锻炼密不可分。
分享几个简单易行的口腔放松操:打嘟、向前伸舌、舌向左向右舔、舌向上向下舔、舌尖用力顶左腮,顶得腮越鼓越好,用同样的方法顶右腮,左一下,右一下,反复多次。
所有人都知道要锻炼幼儿的肢体大运动,却忽视了他们的口腔内部精细运动,然而这些精细运动幼儿很难观察到,家长也没有掌握锻炼方法。所以单纯的家庭纠音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家长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去相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治疗。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殷晔 王婧 编辑 李晓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