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烈日炙烤着大地,襄垣县持续处于高温天气。面对“烤”验,各行业迅速行动,从田间大棚到施工一线,再到街头巷尾,用精准举措为群众生产生活“降温护航”。
田间大棚里的“降温良方”
在善福镇南娥村,一座座大棚在烈日下格外显眼。为保障设施农业生产,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图为:村民往棚膜上泼撒泥浆
“夏季高温时期,我们设施蔬菜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要把棚膜上喷施利凉或泼撒泥浆、盖遮阳网,降低棚内温度;二要增加浇水,降低泥土温度,增加地面湿度,保证植物正常蒸腾作用;三要喷施钙、镁、锌等微量元素,保证植物生长。”县农业农村局农垦种业股股长王万清穿梭在一排排西红柿秧苗之间,一边查看长势一边讲解。
农技人员的“高温防护指南”让农户们心里有了底。目前,全县1500余个大棚已陆续采用遮阳网覆盖、科学灌溉等方式进行“降温”,确保蔬菜在高温天依然能够保持良好长势。
建设工地上的“清凉守护”
一边是连日高温热浪滚滚,一边是生产建设热火朝天。为在高温天气里既保生产进度,又护工人安全,县住建局督促全县各在建项目工地提前部署、科学应对,采取一系列“清凉”举措,为一线建设者撑起“遮阳伞”,保障工程安全有序推进。
“我们项目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实行‘早开工、晚收工、延长午休’的模式,充分利用早晚相对凉爽时间,进行错峰作业,避开高温时段。”观澜城(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现场负责人王彬任介绍,对于必须在高温时段进行的作业,实行短时轮换制度,避免工人长时间暴晒。
除了合理调度,项目现场还设置保温水桶,全天供应绿豆汤,让工人随时能喝上解暑饮品。同时,为工人发放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药品,切实筑牢防暑降温安全防线。
城市街巷中的“流动凉意”
在县城主干道上,洒水车驶过,留下一路清凉。为有效降低路面温度,缓解高温天气对市民出行和城市环境的影响,县环卫中心调整作业方案,让“移动降温”覆盖县城各个角落。
图为:洒水车往街道两旁洒水
“高温天气,走在路上可热了。现在路上洒了水,明显凉快多了。洒水不仅降温,还把路面的灰也冲干净了,空气清新了不少。”居民李艳玲经过刚被洒水的路段,忍不住称赞道。
据了解,县环卫中心在日常作业基础上,增加洒水和喷雾降尘频次,作业时段覆盖早高峰前、上午、午间、下午和晚高峰前,重点对县城主干道、商业区、广场周边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作业。同时,根据实时气温和路面情况,灵活调配车辆,确保降温效果最大化。(贾媛、栗浩煜、栗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