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山西大同在数字经济赛道上迈出关键一步!大同市数据局与山西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共建的**“知识数据深度标注基地”**揭牌。此次合作以“数据+知识”双轮驱动,瞄准知识图谱构建、语义智能解析等前沿领域,为大同打造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标杆、加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硬核科技动能。
算力之城再升级,数据产业根基雄厚
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与能源革命的先锋,大同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区位、气候、能源优势,全力构筑“算力之城”。秦淮、中联、京东等算力巨头相继落地,累计完成投资268亿元,建成30万标准机架,投运近70万台服务器,形成辐射全国的算力服务网络。同时,大同深耕数据标注产业,已成功引育京东物流、抖音、上海润迅等67家数据呼叫标注企业,带动近3万人次就业,产业年产值突破7.9亿元,成为全国7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之一。
在数据要素开发领域,大同同样成果斐然。城市级数字底座汇聚55.69亿条数据,围绕文旅、能源、气象、交通等场景,持续打造高质量数据集,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此次“知识数据深度标注基地”的设立,正是大同从基础数据标注向知识智能升级的重要战略布局。
校企强强联合,剑指知识数据“深水区”
“传统数据标注多局限于图像识别、语音转写等基础环节,而知识数据标注聚焦语义理解、知识图谱构建,是数据价值挖掘的‘深水区’。”大同市数据局负责人介绍,山西同方知网作为国内领先的知识服务平台,拥有海量文献资源与前沿技术体系,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数据处理系统,能实现数据结构化、碎片化、知识化的高效转化,与大同的算力集群、丰富应用场景形成“天作之合”。
据了解,新揭牌的“知识数据深度标注基地”将作为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的细分领域标杆,重点开展三大核心任务:产业融合创新,推动知识数据标注技术与大同能源、文旅等优势产业深度结合;内部孵化赋能,培育知识数据处理领域的创新企业与项目;人才梯队建设,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打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政企协同,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可应用的知识资产,为大同数字经济发展开采“智慧黑金”。
智启未来,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
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爆发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数据标注已成为构建智能产业生态的关键一环。大同此次布局知识数据深度标注基地,不仅是对自身算力与数据产业优势的再升级,更彰显了抢占数字经济新高地的决心。未来,随着基地的稳步运营,大同有望在知识图谱构建、智能问答系统、行业知识库开发等领域形成技术突破,吸引更多数据要素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全国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大同方案”。
这座塞北古城正以数据为笔、知识为墨,在数字时代的画卷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创新篇章。
助编:李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