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主持召开书记专题会议,听取新质生产力相关情况汇报。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要求,在主动服从服务大局中找准晋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立足特色优势,重点突破,聚焦发力,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新质生产力承载地集聚地,激发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创新动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中篇章注入强大动力活力。市领导刘伟、张王杰、梁艳萍参加。
常书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晋中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要锚定区域主体功能和战略定位,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和关键内容,立足全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从实际出发打造符合晋中实际的核心新质生产力。
常书铭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国家战略、省级重点布局,立足晋中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潜能和优势,精心选择发展赛道,实现错位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不能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既要全产业提升,更要突出抓重点、重点抓,用好用足“晋创谷·晋中”和开发区、农高区平台,明确主攻方向,因地制宜探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实现以点带面,点上开花、面上结果。要处理好快与稳的关系,既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机遇,加快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契合互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又要坚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原则,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发挥大学城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实验室经济”,建立互融共生、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新模式,下大力气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生态。要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深入挖掘传统产业对新质生产力的运用,加快产业链重塑和价值链提升,培育和积蓄新动能。狠抓招商引资,立足高成熟度和高准备度领域,招商招才联动,牵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塑造融合互惠的开放式创新优势。要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平台支撑等各项“硬基础”,同时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环境,筑牢体制长板,将产业政策聚焦颠覆性、牵引性技术创新及其产业转化,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制度,集中力量培育核心技术能力、集成创新能力突出的领军企业,充分激发企业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带动优势产业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助编:祁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