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西 > 正文

前三季度吸纳245万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 以工代赈,“赈”出实效(锐财经)

0
分享至

助力就业增收

徐 骏作(新华社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累计吸纳245万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同比增长30.2%,发放劳务报酬310亿元、同比增长22.7%。国家发展改革委方面表示,将加大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力度,吸纳带动更多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持续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充分发挥“赈”的实效。

拓宽就近就业增收渠道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通过安排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项目,同步推动地方在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前三季度已累计吸纳245万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同比增长30.2%。

据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共下达2024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115亿元,围绕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26个,前三季度累计吸纳27万脱贫群众、防返贫监测对象、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超过27亿元,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渠道。

围绕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七大领域,各地充分挖掘重点工程项目主体建设及附属临建、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方面用工潜力,前三季度累计吸纳218万返乡农民工和其他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83亿元。

多种方式提高务工群众技能

“雪中送炭”“鱼渔双授”是今年实施以工代赈政策的关键词。

据了解,今年以工代赈中央资金主要投向832个脱贫县等欠发达地区,并向受暴雨洪涝灾害较重的京津冀等华北、东北地区以及积石山地震灾区相关的甘肃、青海两省予以倾斜;重点支持劳务用工量大、技术门槛低、工程机械作业少的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吸纳低收入群众特别是农村脱贫人口、因灾需赈济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脱贫群众等参与项目建设,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从实施对象来看,以工代赈政策主要瞄准重点地区和重点对象,强化“雪中送炭”“赈灾救急”效果。

如何实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以工代赈政策通过提高劳动技能、促进长期就业,助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各地以工代赈项目按照“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要求,最大程度挖掘项目用工规模,最大可能吸纳当地群众参与建设,最大幅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占比,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提高务工群众技能,将赈济模式由传统的“搞建设、发报酬”,延伸到“提技能、增岗位、得分红”。2024年,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发放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的比例达到32%,使农村低收入群众通过参与劳动和技能培训实现“既拿报酬、又长技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方面表示,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渠道,实现促进困难群众就业增收、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综合效果。

加大推广以工代赈力度

既创造就业岗位,也改善各地基础设施条件;既利当前,也惠长远……以工代赈政策如何实现“一举多得”“一钱多用”?

据介绍,今年以工代赈中央资金在充分吸纳带动群众务工和发放劳务报酬的同时,通过工程建设有效改善项目地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农村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条件。按照全年计划,相关资金主要用于修建通乡通村路、生产便道等各类道路1.08万公里,开展农田整治15.48万亩,开挖或铺设各类供排水管网8.35万公里,修建小型桥梁、涵洞、水塘等6377座,修建小型堤防、干渠4230公里,支持631个行政村开展美丽乡村整治提升。

因地制宜,是各地实施以工代赈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内蒙古自治区在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充分发挥重点工程项目受益面广、带动效应强、吸纳就业潜力大的优势。例如,兴安盟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在光伏场地营建人工植被群落,在光伏发电的同时对沙化和盐碱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该工程建设中,适合人工作业、服务保障及后期管护的各个环节全面开展以工代赈,共计1.5万人参与项目建设,不仅增加当地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也使科尔沁沙地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把解决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问题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各地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实施,加大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力度,吸纳带动更多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持续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充分发挥“赈”的实效。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莫斯科百架航班被迫取消!俄罗斯多个机场关闭

莫斯科百架航班被迫取消!俄罗斯多个机场关闭

项鹏飞
2025-07-06 22:15:12
王毅发出警告:台湾不是你们的地中海,中国不会给第二次提醒!

王毅发出警告:台湾不是你们的地中海,中国不会给第二次提醒!

柏林观察
2025-07-07 10:10:16
江苏一家6人川西旅游车辆坠河,找到2孩子遗体,最后发文一语成谶

江苏一家6人川西旅游车辆坠河,找到2孩子遗体,最后发文一语成谶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7-06 16:23:16
俄向高加索紧急增兵,剑指两个前小弟,会对其开战吗?

俄向高加索紧急增兵,剑指两个前小弟,会对其开战吗?

史政先锋
2025-07-06 15:23:31
又一富豪要跑?地产大佬辞任两月就想出国,不料在机场被“劝返”

又一富豪要跑?地产大佬辞任两月就想出国,不料在机场被“劝返”

财经八卦
2025-07-06 21:18:23
特朗普在社媒发长文抨击马斯克成立“美国党”,马斯克援引《沙丘》名句回应

特朗普在社媒发长文抨击马斯克成立“美国党”,马斯克援引《沙丘》名句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07-07 10:00:21
泰王被热得快站不住了,通过手传递信号给王后,苏提达反应绝了

泰王被热得快站不住了,通过手传递信号给王后,苏提达反应绝了

小嵩
2025-07-06 18:59:04
邱清泉唯一留大陆儿子,当了政协委员,1978年赴美探亲,一去不返

邱清泉唯一留大陆儿子,当了政协委员,1978年赴美探亲,一去不返

混沌录
2025-07-05 21:54:23
传统底盘的“马其诺防线”,被小鹏G7的AI算法绕过去了

传统底盘的“马其诺防线”,被小鹏G7的AI算法绕过去了

Autolab
2025-07-02 21:13:28
王晶曝张国荣跳楼3个内幕!受内地大佬牵连,被人嘘,绝笔信泪目

王晶曝张国荣跳楼3个内幕!受内地大佬牵连,被人嘘,绝笔信泪目

悠闲历史
2025-07-07 07:57:05
杀疯了!1400万外国人涌入中国,重庆大街上,挤满了老外

杀疯了!1400万外国人涌入中国,重庆大街上,挤满了老外

毒sir财经
2025-07-07 06:07:15
39℃!家长给教室运冰自救!网传公厕却开空调,教育局回应扎心

39℃!家长给教室运冰自救!网传公厕却开空调,教育局回应扎心

教育人看世界
2025-07-05 22:18:39
3毫秒锁定,6米狙杀!这个5000元的"灭蚊炮"把外国人都看傻了

3毫秒锁定,6米狙杀!这个5000元的"灭蚊炮"把外国人都看傻了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7-07 10:42:47
风评急转!首波免签赴华外国人归国后,大批量出现“戒断反应”!

风评急转!首波免签赴华外国人归国后,大批量出现“戒断反应”!

智观科技
2025-07-07 11:23:11
广州大规模排查出租屋备案!有房东哭诉,租金降得厉害,房源太多

广州大规模排查出租屋备案!有房东哭诉,租金降得厉害,房源太多

明月杂谈
2025-07-06 11:02:21
凤凰网痛揭天水血铅诡谲!20年前13公里的村庄曾有68人铅中毒

凤凰网痛揭天水血铅诡谲!20年前13公里的村庄曾有68人铅中毒

昨夜军帖
2025-07-07 08:39:43
血铅检测,天水和西安总有一个在说谎

血铅检测,天水和西安总有一个在说谎

关尔东
2025-07-06 18:45:58
更大的危险,正在到来

更大的危险,正在到来

毛豆论道
2025-07-06 12:15:06
离谱荷媒:德里赫特将和妻子离婚,因再无法忍受其生活方式

离谱荷媒:德里赫特将和妻子离婚,因再无法忍受其生活方式

直播吧
2025-07-07 06:52:06
保罗抢了詹姆斯的风头,率先宣布退役!

保罗抢了詹姆斯的风头,率先宣布退役!

田先生篮球
2025-07-07 11:55:49
2025-07-07 14:08:49

头条要闻

阵风不好卖了法国赖上中国 称中方鼓励客户买中国战机

头条要闻

阵风不好卖了法国赖上中国 称中方鼓励客户买中国战机

财经要闻

外卖大战补贴升级:能持续多久?

体育要闻

不会再有第二个,快乐又伟大的托马斯-穆勒

娱乐要闻

娜扎与张云龙恋情曝光后 粉丝为何担忧

科技要闻

“没见过这么大场面”!外卖大战补贴升级

汽车要闻

据说新款问界M7长这样?售价水涨船高?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教育
时尚
本地

房产要闻

容积率1.0,这可能是海口近三年最猛的一块地!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教育要闻

家庭教育反思:孩子缺乏感恩心的根源

“运动混搭风”今年夏天越来越流行,这样穿减龄又好看!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