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西 > 正文

新华视点丨政策鼓励“无痛”分娩进医保 技术推广还存哪些难题?

0
分享至

新华视点丨政策鼓励“无痛”分娩进医保,技术推广还存哪些难题?

人们常说的“无痛”分娩,在医学上被称为分娩镇痛。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将分娩镇痛纳入医保,有利于进一步推广这一技术,让更多产妇免受生产之痛。“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我国分娩镇痛普及率在逐步提高,但部分地区应用比例依然偏低。

多地加大力度推广“无痛”分娩

“用了‘无痛’分娩后,虽然还是能感受到一点疼痛,但生产过程中确实轻松多了。”不久前刚生完二胎的成都市民秦女士告诉记者,8年前生头胎时没用“无痛”分娩,疼了一天一夜。“这次感觉好多了,没那么受罪。”

“分娩镇痛是通过麻醉医师在产妇腰椎脊髓的硬膜外注射麻药,缓解其生产疼痛,相当于起到神经阻滞的作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陈丽说,“这项技术十分成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经过大量实践验证。”

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多个文件推广分娩镇痛。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确定了900多家医院作为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分娩镇痛试点,规范相关诊疗行为,提升分娩镇痛水平”。

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产科医生夏伟说,从所在医院来看,通过大力宣传、完善配套,分娩镇痛接受度较高。“目前医院每年自然生产的孕妇平均约1万例,其中8000多例采用了分娩镇痛。”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与2015年相比,2022年900多家试点医院分娩镇痛率从27.5%提升到60.2%。

但我国不同地区分娩镇痛的开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和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分娩镇痛率较低。记者在中部地区某地级市采访发现,2023年,当地不同医疗机构的分娩镇痛率从12%到47%不等,平均在30%左右。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原会长姚尚龙说,今年6月,根据湖北省333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统计,湖北省分娩镇痛率达60.4%;根据各地统计数据估算,目前全国分娩镇痛率约为50%。

推广仍面临三大难题

业内专家表示,分娩镇痛推广还面临认知不足、麻醉医生短缺、费用门槛高三个难题。

不久前,武汉市民李女士预产期在即,她决定选择“无痛”分娩,却遭到家里老人的反对,担心往身体里注射麻药会伤到孩子。“还好老公坚定地站在我这边,支持我的决定,不然还不知道得多受多少苦。”李女士说。

对分娩镇痛心存疑虑的人不在少数。“会不会对宝宝智力有影响”“会不会引发产后腰痛”“会不会增加产程”“用了真的一点都不疼吗”……多位医生表示,临床中经常有人询问此类问题。

“有些人习惯在网上找攻略,但网上有不少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容易误导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周志强说,我国分娩镇痛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最常用、最安全的是椎管内镇痛中的硬膜外麻醉,能够帮助大多数产妇减轻60%至90%的疼痛。大量案例证实,使用的药物对产妇和新生儿几乎没有影响。

“通常分娩镇痛使用的药物浓度及剂量,是剖宫产麻醉的1/10到1/5,产妇生产后也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科主任许天敏说。

多位基层妇产科医生表示,有的产妇害怕“自己生”;有的担心如果顺产不顺利,中途改剖腹产更麻烦;有的考虑孩子上学时间,刻意要求胎儿出生日期。这些因素导致目前医院剖宫产比例较高,分娩镇痛总体普及率较低。

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部分产妇虽想“无痛”却遭遇现实难题。一名网友说,去年国庆期间生产,由于值班麻醉医生去了急诊室,没有其他麻醉医生为她实施分娩镇痛,她疼了18个小时。

不少医护人员坦言,分娩镇痛的麻醉过程需要麻醉师陪伴,但我国麻醉师人数偏少,尤其是综合医院手术量很大,麻醉师往往分身乏术。有的县级医院因为麻醉医生数量少,也较少向产妇推广分娩镇痛。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陈妍告诉记者,孕妇生产的时间很难固定,经常是半夜突然要生产,医院需要配备专门麻醉师进行保障,基层医院确实存在困难。在一些孕产专科医院,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量相对较大,麻醉师常常只能在两台手术的间隙为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的麻醉操作。

另外,费用也是阻碍一些家庭选择分娩镇痛的原因。选择分娩镇痛相比普通自然生产多出上千元麻醉费用。“在一些偏远的县市、乡镇,产妇是否选择分娩镇痛,费用也是主要考量因素,不少人不舍得。”湖北省荆门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罗志平说。

加快政策落地 加大推广力度

今年,国家医保局印发《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项目单独立项,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分娩镇痛等服务。部分地区已将分娩镇痛相关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国办发文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对于推广分娩镇痛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希望各地能加快落地、细化完善、宣传推广。”陈丽说。

姚尚龙说,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分娩镇痛收费标准。“医生陪伴在产妇身边实施镇痛并保障其安全,往往需要数小时。若收费标准过低,付出与回报难以匹配,会影响麻醉医生的积极性。”姚尚龙呼吁,应该使麻醉医生的工作得到相应的价值体现,推动分娩镇痛的进一步普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产科常务副主任乌剑利等人建议,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麻醉医生技术水平,如组织一些医院进行麻醉经验分享,重点讲解急难危重情况的处理,打消基层医院对开展分娩镇痛的顾虑和胆怯。

陈丽建议,除了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官方的宣传手段外,可以在适龄人群中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特别是在孕检人群中增加相关科普内容的推送讲解,提升知晓度。

多位基层医生建议,国家要加大麻醉医师培养力度,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更多的麻醉医师,同时加强对医院现有医生的培训,让更多医生了解麻醉常识。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天津女排将变阵,李盈莹退出主力,孟豆代替姚迪,打北京成练兵

天津女排将变阵,李盈莹退出主力,孟豆代替姚迪,打北京成练兵

跑者排球视角
2025-01-13 23:52:27
今日腊月十五,老话“就怕腊月十五晴”,腊月十五晴天有何预兆?

今日腊月十五,老话“就怕腊月十五晴”,腊月十五晴天有何预兆?

古装影视解说阿凶
2025-01-14 02:31:43
最后的疯狂!美国公布史上最强 AI 芯片禁令,拜登:确保中国等对手无法轻易使用先进AI|钛媒体AGI

最后的疯狂!美国公布史上最强 AI 芯片禁令,拜登:确保中国等对手无法轻易使用先进AI|钛媒体AGI

钛媒体APP
2025-01-13 21:08:14
小某书炸裂神贴:用注射器让自己怀孕,妄图母凭子贵...

小某书炸裂神贴:用注射器让自己怀孕,妄图母凭子贵...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1-01 18:32:43
刺激!斯诺克大师赛第一轮最新战报:丁俊晖6-5险胜马叔晋级八强

刺激!斯诺克大师赛第一轮最新战报:丁俊晖6-5险胜马叔晋级八强

美人茶话会
2025-01-14 02:25:01
重磅,泰国内阁批准赌博合法化!泰总理:希望能刺激经济和旅游

重磅,泰国内阁批准赌博合法化!泰总理:希望能刺激经济和旅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1-13 18:48:09
又是上海!全国第一!4大王者率先受益!

又是上海!全国第一!4大王者率先受益!

毛豆资讯
2025-01-13 13:38:11
未来三天大风降温影响江苏,最低-8℃

未来三天大风降温影响江苏,最低-8℃

现代快报
2025-01-13 22:35:04
六代机刚首飞,七代机已在路上?中国实现关键突破,美国压力倍增

六代机刚首飞,七代机已在路上?中国实现关键突破,美国压力倍增

空天力量
2025-01-13 10:08:20
炸裂!大牛股公告:净利润预增超110倍!

炸裂!大牛股公告:净利润预增超110倍!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01-13 21:54:02
惊掉下巴!坎贝奇成人平台第一周的收入,超过整个篮球生涯的收入

惊掉下巴!坎贝奇成人平台第一周的收入,超过整个篮球生涯的收入

小淇言说
2025-01-12 02:45:44
都2025年了,特斯拉为什么坚持不上800V?

都2025年了,特斯拉为什么坚持不上800V?

少数派报告Report
2025-01-13 16:15:15
唐紫薇,履新职

唐紫薇,履新职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1-13 19:53:35
1月13日俄乌:“奇迹”恐难实现,沃尔兹谈对乌政策

1月13日俄乌:“奇迹”恐难实现,沃尔兹谈对乌政策

山河路口
2025-01-13 22:22:33
场均31分13板10助,NBA历史唯一!锁定3.8亿顶薪,MVP也失去悬念

场均31分13板10助,NBA历史唯一!锁定3.8亿顶薪,MVP也失去悬念

老梁体育漫谈
2025-01-14 01:01:07
四川老汉出售1980年茅台,行家鉴定给出一口价,老汉直接关门送客

四川老汉出售1980年茅台,行家鉴定给出一口价,老汉直接关门送客

阿莱美食汇
2025-01-13 17:33:23
燃油车大翻身,电车突然倒退,车市彻底变局,难怪加速降价

燃油车大翻身,电车突然倒退,车市彻底变局,难怪加速降价

柏铭锐谈
2025-01-12 18:12:13
一条新闻,捅破了70岁成龙的“尴尬处境”,谢霆锋没有撒谎

一条新闻,捅破了70岁成龙的“尴尬处境”,谢霆锋没有撒谎

联友忆史
2025-01-13 14:52:38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伊中关系将基于文明纽带不断深化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伊中关系将基于文明纽带不断深化

财联社
2025-01-13 21:32:06
80年失踪已久的彭加木“现身”美国,中央严令:无论如何要找到他

80年失踪已久的彭加木“现身”美国,中央严令:无论如何要找到他

红色先驱
2025-01-13 09:11:58
2025-01-14 04:28:49

头条要闻

泰国内阁批准赌博合法化 泰总理:希望刺激经济和旅游

头条要闻

泰国内阁批准赌博合法化 泰总理:希望刺激经济和旅游

财经要闻

哪吒汽车危局 最大供应商是其国资股东?

体育要闻

熟悉的姆巴佩回来了,但还是救不了皇马

娱乐要闻

掉粉350万!黄子韬破防删除送车视频

科技要闻

张亚勤何小鹏等9位大咖24年遗憾和25年期待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12岁的小侄子存款百万,拥有自己的工厂,网友:这简直是商业奇才啊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来太原,先干了这碗牺汤!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伊朗扩大保卫核设施军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