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西 > 正文

资政微解读 | 临汾文旅,何以“回家”?

0
分享至

“资政微解读”系列报道

临汾文旅,何以“回家”?

临新声

前 言

当旅行遇上“回家”,那一定是一段奇妙的旅程,一定会收获满满的回忆。“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这句被人津津乐道的文宣经典,正是山西临汾最具辨识度的真情告白。

临汾的“回家”特质,一半是深入到骨子里的“回家文化”,一半是体现在细节中的“回家”服务,共同构成了临汾文旅的看点亮点卖点:寻根、铸魂、悦生活。“寻根”,寻的是中国根。在临汾,你可“一眼万年”,遍览丁村遗址、最初中国、晋国霸业、洪洞大槐树,从华夏儿女生生不息的根脉中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铸魂”,铸的是中华魂。在临汾,你能“荡涤灵魂”,领略壶口瀑布的咆哮、乾坤湾的壮美、卫青霍去病的铁血、革命战争年代的豪情,从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品格中感悟“我要到哪里去”。“悦生活”,悦的是烟火气。在临汾,你会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无论是在临汾街头City Walk,在“不止‘小西天’,临汾皆如此”的各处美景畅游,还是品美食、看表演、赏非遗、住民宿,你都能享受到老家人热情的“回家”服务。

真正的旅行,不在于去了多少地方,而在于在某个地方找到回家的感觉。这个地方就是临汾。亲们,欢迎光“临”,欢迎回家!正如临汾籍歌唱家谭晶唱的那样,“我在临汾爱着你,送你一城诗意”“我在临汾爱着你,愿你一生传奇”。

寻根篇——现代黄种人的根在临汾

根生何处,源自何方?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一场跨越10万年的“认亲”开始,走进临汾丁村遗址,唤起黄种人血脉最深处的“回家”共鸣。

一、丁村人的发现有力驳斥了“中国人种西来说”

丁村是历史教科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地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龙的传人来自哪里?丁村的3枚人牙化石、2块人类头骨化石给出了答案。

1954年,丁村发生了一件轰动全球考古界的大事。在丁村一带的汾河河畔,出土了3枚古人牙化石,其中门齿2枚、臼齿1枚。经鉴定,这3枚牙齿同属10万年前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其门齿的舌侧呈铲形,铲形门齿在现代黄种人中占比高达80%,是现代黄种人所具有的特征,与白种人的勺形门齿差别极大;其臼齿的间沟为十字型,此类牙齿中国人占比高达81%。这种遗传性状的延续,如同一部跨越数10万年的基因备忘录,证明现代黄种人的生理特征早已深植于临汾这片土地,这让那些高声喧嚣“中国人种西来说”的人瞠目结舌,再也无话可说。

随着考古持续推进,1976年,在丁村又发掘出1块大约两岁幼儿的右顶骨化石,后上角有凹缺,说明这个小孩有印加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小孩子还未闭合的囟门骨,这一额外骨片在北京猿人中的出现率超50%,而白种人几乎完全没有;2013年,丁村又发现1块人类枕骨化石,同样具有印加骨这一黄种人特征。从北京猿人到丁村人再到现代人,印加骨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血脉纽带,证明黄种人在东亚大陆独立完成了从直立人到智人的演化进程,而非中途“嫁接”的外来族群。

最有意义的是,“丁村人”是介于“北京人”和现代黄种人之间的人类。北京猿人距今约70万年至23万年,山顶洞人距今1.3万年,丁村人恰好弥补了这23万年到1.3万年间的中国古人类断代史。这也说明我们的祖先一脉相承,代代传续,直至今日。1961年,丁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丁村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丁村遗址如同一部镌刻在黄土中的立体史书,向世人无声宣告,这里是现代黄种人的“根脉”,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二、丁村人在临汾繁衍生息绝不是偶然

为什么丁村人在临汾这带繁衍生息,而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这是因为当时的临汾占据了天时地利。

据考证,丁村人生活的时期,汾河流域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湿润,非常适宜人和动植物生存,这可谓占了“天时”。这样的“天时”可以从丁村遗址博物馆展陈的多种动物化石中得到印证,一头大象门齿化石3米多长,还有巨大的披毛犀头骨化石、扁角鹿鹿角化石等,从这些化石就可以看出远古动物是多么的庞大。与丁村人同时生存的28种哺乳动物、5种鱼类、30种软体动物,其中哺乳动物大部分是生活在森林中的种类,如披毛犀、野马、纳玛象、方氏鼠、原始牛等,软体动物中有一些大型蚌类现在只分布在气候湿润的长江以南地区。这些都表明,“丁村人”生活的汾河流域气候温润、林草丰茂,汾河河谷宽阔、水势很大,生态系统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能够为丁村人提供稳定的“蛋白质库”。

再说“地利”,临汾盆地由吕梁山与太岳山两座大山环抱而形成,这种地形地貌东阻寒潮、西御风沙,构成了独特的宜居的微气候区。丁村地势东高西低、三面环水,丁村人聚居的汾河阶地,背山面水、视野开阔,既避洪水又近水源,可谓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天选之地。

依托天时地利的庇护,丁村人无需如早期直立人般漂泊迁徙,从而实现了从“流浪者”到“定居者”的跨越式进化。我们可以畅想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史前生态图景:在距今10多万年的时候,在宽阔的汾河两岸,茂密的森林,绿绿的草地,汾河中穿梭翻飞各种鱼儿,湿地里有河狸、水獭的身影;附近山上的茂林中,众多的大象、猕猴出没其间;还有在河滩、草地上觅食的熊、獾、狼、狐、野马、野牛、犀牛、羚羊……丁村人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采集野果,狩猎打渔,劳作、生息、繁衍。三、丁村人的生存智慧及丁村文化的远古记忆

丁村文化作为古人类遗址的杰出代表,凝结着我们祖先“丁村人”的生存智慧,最为突出的便是火的使用和石器的打制。

“丁村人”的用火遗迹是在2015年被发掘出来的,其时大量较为破碎的动物化石与石制品、碳屑、碳粒及少量红烧土块同时出现在黄土地层中。这些动物化石大部分是小型食草类动物肢骨、脊椎骨等,它们并非自然破损,表明这是一处古人类“野炊烧烤”的临时营地。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丁村人”对火的管控能力,他们已经懂得保管火种,确保其不熄灭;他们经常聚在一起,用火来御寒、吃熟食。可以说,我们的祖先在当时已经超越了依赖自然野火的阶段。

“丁村人”的石器作品涵盖了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全部功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棱大尖状器和石球。三棱大尖状器因首次在丁村发现,又叫“丁村尖状器”,由角页岩制作而成,其手握部分宽厚,尖端锐利,呈三棱形,主要用于挖掘根茎类植物,就像锄头;也可用来肢解动物,就像矛和匕首——这是当时人类获取食物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石球作为当时的狩猎工具,既可直接投掷野兽,也可把石球捆绑在木棍顶端制成飞石索,挥动木棍抛出,或用藤索系上石球,旋转后抛出,击伤或绊倒野兽,这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用火遗迹、石器遗存是“丁村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寻根溯源、破译远古谜团的“摩斯密码”。随着70多年来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临汾市襄汾县丁村一带,已发现距今50万年至2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石器地点及遗址一百余处,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这使得丁村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影响也更为深远。

四、被誉为中国北方古代民居“活化石”的丁村民宅

如果说,丁村因“黄种人的祖先”而一举成名的话,那么丁村民宅的价值更是让许多人知道了它。丁村是晋商“太平商帮”的发源地之一,村内保存有自明万历年间至清末近400年积累起来的、极具北方特色的明清民居建筑群。1988年,“丁村民宅”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村也由此被誉为“一村两国宝”的传奇之地。  丁村民宅不同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那样的商家院落,也不同于皇城相府、天官王府那样的官宦之家,它不是某一个家族光宗耀祖的遗物,它是真正的百姓宅院,是“部落式建筑群体”,如今这些古老的房屋还有人居住。漫步在丁村民宅,最为吸引人的是它的建筑布局和建筑艺术。

丁村民宅均为坐北朝南的四合院建筑,整体布局精巧,规划严谨,疏密均匀,错落有致,“户户独立而街巷如棋”。现保存较完好的院落有40多座、房舍498间,分为北院、中院、南院、西北院四大群组,形成了独特的“四方村落丁字街”空间格局。这些民宅气派讲究,横径曲巷,院院贯通,连接巧妙,虽然外观上“明不如清高,清不如明宽”,但其基本结构、格调仍是一致的,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这种“和而不同”的建造哲学,恰似丁村人数10万年来的生存智慧——个体创造与群体协作的高度融合、和谐统一。

丁村民宅在建筑装饰上更具特色,其精美的木、石、砖雕艺术随处可见,尤其是在斗拱、雀替、门楣、窗棂、影壁、匾额上,更是匠心独运、精美绝伦。其中,建于乾隆年间的民宅中厅栏板上雕刻着的“百戏图”,在戏曲研究中有着特别的价值,“宁武关”“岳母刺字”“周仁献嫂”“大头和尚戏翠柳”“司马光破缸救友”等戏曲场景栩栩如生;石雕艺术如“喜禄封侯”“三羊开泰”“五福捧寿”等吉祥图案,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丁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丁村,你会被这些精美大方、装饰华丽的四合院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座艺术的殿堂。无论从考古、建筑、民俗的角度,还是从戏剧、艺术、美学的角度,丁村都不愧是我国北方古代民居的“活化石”。

溯源黄种人生命来处,感受先民的汗水与奋斗,我们的“回家”之旅才刚刚开始。让我们继续沿着时光的脉络,带着满满的家国情怀,奔赴下一站,在临汾探寻“最初中国”。

来源 临汾日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2191人!京沪大战创纪录,中超历史第二,一夜2球场刷新纪录

62191人!京沪大战创纪录,中超历史第二,一夜2球场刷新纪录

奥拜尔
2025-07-19 21:22:07
跌惨了!单价从22000元到5700元,南京一楼盘沦落到2折销售…

跌惨了!单价从22000元到5700元,南京一楼盘沦落到2折销售…

火山诗话
2025-07-19 18:34:40
中国女篮输球主因:三分6-16外线狂输30分 宫鲁鸣大练三分成空谈

中国女篮输球主因:三分6-16外线狂输30分 宫鲁鸣大练三分成空谈

醉卧浮生
2025-07-19 21:42:01
养老金涨2%遭吐槽?人社部连夜说实话:拿得少的,其实多赚了!

养老金涨2%遭吐槽?人社部连夜说实话:拿得少的,其实多赚了!

娱乐看阿敞
2025-07-19 08:50:29
印度的噩梦来了,建雅鲁藏布江电站开建,相当于3个三峡

印度的噩梦来了,建雅鲁藏布江电站开建,相当于3个三峡

影孖看世界
2025-07-19 23:07:55
台风“韦帕”已加强为台风级

台风“韦帕”已加强为台风级

界面新闻
2025-07-20 07:04:05
果然不简单!宗老母亲也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网友:难怪亲叔会背刺

果然不简单!宗老母亲也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网友:难怪亲叔会背刺

探源历史
2025-07-19 16:38:01
回顾宗老葬礼:原配一脸淡定,宗馥莉哭成泪人,宗继昌默默捧骨灰

回顾宗老葬礼:原配一脸淡定,宗馥莉哭成泪人,宗继昌默默捧骨灰

银河史记
2025-07-19 19:10:21
结盟一时爽,中俄火葬场?为何合作无上限的中俄两国始终不结盟?

结盟一时爽,中俄火葬场?为何合作无上限的中俄两国始终不结盟?

静夜史君
2025-07-18 12:15:03
热搜第一!高铁不允许吃方便面?12306回应,网友吵翻了

热搜第一!高铁不允许吃方便面?12306回应,网友吵翻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20 00:13:10
吃相太难看!陈佩斯砸上亿的电影还没上映,令人恶心一幕就上演!

吃相太难看!陈佩斯砸上亿的电影还没上映,令人恶心一幕就上演!

春秋论娱
2025-07-17 19:46:54
最贵卖到1800元/公斤!不少浙江人半夜出动!有人一次性挖了三四十斤

最贵卖到1800元/公斤!不少浙江人半夜出动!有人一次性挖了三四十斤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7-20 06:35:37
超多所985,福耀科技大学投档线公布!

超多所985,福耀科技大学投档线公布!

极目新闻
2025-07-19 21:23:28
后续!暴走团领队嚣张回应,央媒发文严厉批评,这下警方尴尬了!

后续!暴走团领队嚣张回应,央媒发文严厉批评,这下警方尴尬了!

谭谈社会
2025-07-19 16:09:27
63岁梁朝伟戴帽子口罩去看电影,被吴君如眼尖认出拉来合影,网友:i人天塌了

63岁梁朝伟戴帽子口罩去看电影,被吴君如眼尖认出拉来合影,网友:i人天塌了

鲁中晨报
2025-07-18 21:04:08
女篮负于日本无缘决赛,张子宇被日本16记三分球疯狂点名

女篮负于日本无缘决赛,张子宇被日本16记三分球疯狂点名

李广专业体育评论
2025-07-19 21:19:07
仅用一招就打败你,中国女篮被日本队上了一课

仅用一招就打败你,中国女篮被日本队上了一课

上观新闻
2025-07-19 23:17:08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最低投档线公布,超过多所双一流名校!曹德旺:首年8亿元预算招50个学生,对标斯坦福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最低投档线公布,超过多所双一流名校!曹德旺:首年8亿元预算招50个学生,对标斯坦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9 17:50:10
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第二个富士康诞生!净利润百亿,员工24万

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第二个富士康诞生!净利润百亿,员工24万

芳芳历史烩
2025-07-19 10:31:22
身高1米85环球小姐肚子又被搞大

身高1米85环球小姐肚子又被搞大

吃瓜党二号头目
2025-07-19 10:04:19
2025-07-20 08:31:00

头条要闻

中介"做局"银行放水 男子没有偿还能力竟成功贷款48万

头条要闻

中介"做局"银行放水 男子没有偿还能力竟成功贷款48万

财经要闻

娃哈哈争产大战:杜建英的进击

体育要闻

女篮无缘亚洲杯决赛 韩旭泪洒发布会

娱乐要闻

肖战微博改名:去掉X玖少年团头衔

科技要闻

工信部等约谈17家车企巨头,竞争划新红线

汽车要闻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焕新发布"汽车行车控制安全技术验证VCTA"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收藏:2025山东高考普通类常规批第一次(本科)投档表!

亲子要闻

孩子上课坐不住,医生: 这种情况孩子可能不是调皮

手机要闻

折叠屏技术破局:苹果iPhone与三星Z Fold 8,同用“无折痕”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