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话非遗传承人 ▏平阳宋代点茶:千年技艺融晋风 非遗茶香漫平阳)
指尖流转的是技艺,心头坚守的是传承。《今日尧都在线》特开辟“对话非遗传承人”专栏,听他们讲述与老手艺相伴的岁月:是日复一日的打磨,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是跨越代际的守护,让文化根脉绵延不绝。这些指尖上的智慧,藏着民族的记忆,更需我们共同珍视。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非遗的温度与力量。
7月13日下午,记者走进市区鼓楼旁一间古色古香的茶室里,区级非遗平阳宋代点茶传承人王亚茹正手持茶筅,在黑釉盏中快速击拂。茶汤泛起的绵密沫饽,粘在盏壁上久久不散——这正是宋代点茶“咬盏”的精髓。作为尧都区首个宋代点茶非遗项目,这项千年技艺正融入晋南民俗与平阳文化,在古城焕发出独特魅力。
王亚茹介绍,宋代点茶讲究“碾、罗、调膏、注汤、击拂”多道工序,核心在于通过手法控制,让茶汤与空气充分融合,形成持久的泡沫。更妙的是“茶百戏”技艺,用茶筅在沫饽上勾勒山水花鸟,是当时文人雅士“四雅”(点茶、插花、挂画、焚香)之一,藏着宋人对精致生活的极致追求。
“宋代点茶不只是南方雅致,在咱尧都,它早有根基。”据史料记载,北宋时平阳(今尧都)作为晋南商贸重镇,茶路繁盛,文人雅士常以点茶会友,就连普通百姓也爱用本地烧制的黑釉盏“斗茶”,看谁的沫饽更白、更持久。如今,这项技艺被列入尧都区级非遗,她更觉肩上责任重大:“不只是复刻技艺,更是传承古人对生活的热爱。”
“咱尧都人爱热闹,非遗传承也得沾着烟火气。”王亚茹的传承之路,始终与尧都的文化地标紧密相连。近年来,她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的传承活动:进社区开体验课,不仅教居民碾茶粉、学击拂,还搭配简单的插花体验,让大家在茶香与花香中感受雅致,不少阿姨笑称“比广场舞还练手劲儿,还能学个雅致活儿”; 进校园给孩子们讲点茶故事,结合挂画知识,让他们在沫饽上画小动物,同时学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画作,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在尧庙古风文化艺术节上,设置点茶与焚香体验区,让游客在袅袅香气中,亲手点一盏茶,体会古人“四雅”交融的生活场景。
谈及未来,王亚茹眼中满是期待:“计划在系统传授点茶技艺的同时,开设插花、挂画、焚香等相关课程,让更多人感受宋代生活美学;与各大景区合作,复原宋代茶会场景,让游客穿宋装、学点茶,在茶香、花香、墨香与香韵中,沉浸式感受宋韵。”
如今,在尧都区的街头巷尾,越来越多市民开始走进这场“茶汤里的尧都记忆”。“咱尧都的点茶,既有宋代的雅致,更有晋地的厚重。”王亚茹端起一盏刚点好的茶汤,盏沿映着鼓楼的飞檐,“希望这口带着尧都味道的茶香,能顺着千年‘平阳路’,飘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