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陆,解决困扰柿农多年的“红叶病”难题;在夏县,推广耐高温玉米新品种;在闻喜,引导发展天麻林下生态种植;在垣曲,研发推广“谷子—油菜”轮作倒茬新模式……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近年来,运城市科技局以省市两级科技特派员队伍为主体,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打通农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和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赋能、加持。
“美丽的病害”
每年九月中下旬柿子成熟前,在平陆县,漫山遍野的红叶成为令游客称道的美丽风景。但对于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运良而言,美景背后可能还有其他的意味。
2022年,杨运良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平陆县圣人涧镇计王新村。该村是平陆县柿子主产区,至今已有20多年种植历史,全村柿子种植面积现有1900多亩,主要以锅盖大柿为主,少量种植阳丰、火葫芦、吊红等柿子品种,年产量达到250万公斤,深加工柿饼达到25万公斤,柿子产业已成该村的主导产业。
在村中调研,柿农们的一句话让杨运良心中“咯噔”一下:“很多柿树都得了红叶病,每年在柿果成熟前,柿子叶就提前变红、脱落,柿果也在树上变软、掉落,白白忙活一年。”
杨运良常年从事柿树高效栽培及新品种选育研究,攻克“红叶病”自然成了他当仁不让的任务。他根据柿农的描述,查资料、与专家交流,强烈怀疑柿树是得了圆斑病或角斑病。但这个结论只是推测,只有长期观察和深入调查才能确定。
第二年,从柿树发芽、出叶、结果,他认真观察了一年时间,最终确定自己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他在不正常发红的叶片正反两面,都看到了真菌侵染的症状。
“柿叶变红,有的是正常的,有的则是柿树染了病,染病后对产量和质量影响非常大,轻则减产三四成,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绝收。”杨运良确定具体病害后,积极联系计王新村党支部书记、柿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通过开展室内技术培训、田间指导、发放柿树病害防治技术手册等方式,进行宣传讲解,帮助村民将损失降到最低。
“其实这是柿树的常见病,我们帮助柿农在冬季进行清园作业,把病叶、残枝、病果等进行焚烧或深埋,同时按照管理规程进行喷药干预。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管理的柿园,圆斑病基本得到解决,但还有一些柿农在观望,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动。”杨运良说。
据了解,杨运良所在的平陆县科技特派团,针对柿树产业发展需求,攻克关键技术3项,开展田间与室内技术培训10次。同时,针对当地果树、蔬菜、中药材、油料等作物种植、加工存在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全年田间指导30次,发放技术手册3000份以上。
近年来,我市每年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涉农单位农业领域科技人员组建科技特派团,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主要由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果树研究所,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各县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中心、畜牧兽医发展中心等单位的农业专家构成。
我市自2019年开始积极探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以满足乡村科技需求为宗旨,以服务特色主导产业为目的,以支撑县域创新发展为导向,按照“围绕产业找需求,根据需求选专家,院所牵头建团队,校地合作兴产业”的工作模式,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选派了一批优秀的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
目前,全市登记在册活跃在基层一线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共265人,其中省级科技特派员75人,市级科技特派员190人。
“从零到一”
8月底,闻喜县科技特派团团长王晓民和他的团队又一次来到闻喜县石门乡附近的一座山上,对他们种植的天麻进行测重。此时,天麻已经进入膨大期,两个样本一个重398克、另一个重276克。
“现在长势非常好,下个月就可以收获了。”王晓民说。
人工种植天麻,对于运城市而言是件稀罕事。这件稀罕事,要从科技特派员进村说起。
王晓民是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山药运城试验站站长,山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作为科技特派员来到闻喜县后,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当地的中药材产业进行了调研了解。
在调研中,他了解到当地生长有野生天麻,不少村民都曾上山挖掘过。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当地地理环境,结合天麻的生长习性,他确定了当地环境适宜天麻生态种植。结合当地政府以及部分企业对天麻种植的热情,很快,王晓民就和企业负责人一起,赴湖北随州考察交流,洽谈天麻在闻喜的林下生态种植事宜。
最终,在科技特派团、石门乡党委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林下天麻生态种植基地项目成功落地石门乡。该项目以闻喜县商汤山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在石门村、后交村、青山村试种天麻50余亩。
科技特派员介入产业发展后,通过借鉴食用菌菌棒育种的办法,将天麻种植的时间由两三年缩减至一年,同时对天麻生长的温度、湿度、海拔等环境,以及接菌、移植等操作规程进行了完善和规范。
“我们通过研究,实现了天麻人工种植从零到一的跨越,为当地创造了一个新产业。同时,也探索出了运城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打造了运城林下天麻生态种植集群。”王晓民介绍说,“示范基地亩用菌棒800棒,每棒可产新鲜天麻四五斤左右,按市场价18元—20元估算,亩收入可达六七万元,纯收入3万元左右。”
近年来,省市两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生产一线、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围绕果树、蔬菜、粮食作物、设施园艺、土壤生态、中药材、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控等主要产业,通过现场培训、线上指导、发放技术手册等方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我市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速了全市乡村振兴进程。
2021年至今,全市科技特派员累计举办培训205场次,培训农民12851人次,服务乡镇43个,服务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机构46个,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40名,引进新品种117个、推广新技术102项,编写技术手册8本。
“呼叫支援”
科技特派团刚进入垣曲县,一个问题就摆在眼前:谷子如何更好地倒茬轮作。
谷子是垣曲县的特色农产品,全县种植面积约1万亩。但谷子种植最多两三年就需要倒茬轮作,要不就会发生产量下降、病虫害增加等问题。在当地,最适合倒茬轮作的是油菜,但因为品种和管理原因,油菜的产量和出油率都不高,基本上就起个倒茬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较低。
群众的难题就是科技特派员的答卷,但问题是整个科技特派团里并没有专业研究谷子的专家,怎么办?
垣曲县科技特派团团长于章龙并不发愁,他说:“我们这个团队虽然没有专业搞谷子的,但谷子所是我们的兄弟单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山西农业大学以及下属单位的人才、技术、成果优势,依托科技特派团平台,按需求呼叫支援,把各类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与垣曲县种植大户、合作社需求有效衔接,通过科研资源下沉,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说干就干——
首先是品种:通过谷子所专家对垣曲县的特色品种“疙瘩谷”进行穗选,到海南提纯1个—2个品系,建立2亩—3亩原种繁育田、1亩—2亩新品种引种示范田;同时,引进棉花所自主选育的甘蓝型品种“晋油11号”,替代当地原来的老油菜品种用以倒茬轮作;
其次是技术:针对垣曲县的气候特点,围绕油菜膜侧宽窄行种植技术、不同播期油菜管理技术、谷子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和不同种植模式栽培示范研究创新,有效解决了油菜品种选择、茬口有效衔接、播期播量控制、播种模式优化、苗期分类管理以及水肥科学运筹等技术难题,制定了《夏播谷子栽培技术要点》和《山西南部冬油菜——夏播谷子轮作倒茬栽培技术规范》。
如今,油菜—谷子轮作倒茬新模式在改良土壤、平衡养分、提升地力、减轻病虫害、美化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效果明显,特别是油菜的经济效益,提升了一倍。据统计,2023年垣曲县采用“谷子—油菜”轮作倒茬新模式近3000亩,农民增收100余万元左右。
市科技局局长李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书记丁小强‘把科技特派员这支队伍的作用充分发挥好’的批示精神,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上联高校、科研院所,下接广大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科技人才下沉、科技服务下乡、科技资源共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把科技特派员队伍打造成一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队,扎根基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服务队,引领三农创新创业、增收致富的先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