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在市区河东陈记烧烤,三五成群的市民在吃烧烤、喝啤酒。每张餐桌上都立着一个点餐二维码牌,拿出手机一扫,就能一键下单;饭毕,再一扫,就能完成支付。整个用餐过程,只用手指轻点,便完成了点餐、支付等所有流程。
随着人工智能与餐饮业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正在改变人们的就餐体验。从智能点餐到高效配餐,再到机器人精准送餐,智能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消费者的用餐流程。
指尖点餐省时省力
准大学生大伟和几个朋友落座后,熟练地对着桌上的二维码扫码,开始点餐。
点餐界面上的菜品分类一清二楚,有“特色烧烤”“海鲜”“精烤时蔬”“精品凉菜”等多个种类。点进去后,能看到详细的文图介绍,还可以选择“辣”“不辣”的规格,并且每个菜都可以添加备注信息,对什么忌口直接附在菜单后面就行。
从扫描二维码到点餐,大伟只用了五六分钟时间。
“扫码点餐的多数是年轻人。”饭店负责人陈绵表示,以往客人过来点餐要花很长时间,服务员还要在旁边等,餐位占用和人工占用都是成本,而手机点菜大大缩短了餐位占用时间,还解放了劳动力。
“服务员,再加个烤五花肉,要微辣的。”
“好的。”陈绵一边答应着,一边掏出自己的手机,边操作边介绍,“要是不会扫码点单,或者点完之后想再加餐的,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手机给顾客点。”打开手机上的“点菜宝”,点击顾客所在的桌牌号,选择要加的菜品,点“落单”后再根据顾客的喜好进行备注。
上菜时,盘子里除了菜,还有一张打印的单子,上面能看到桌号、菜品、备注等信息。陈绵介绍,不光是前厅点菜实行了智能化,后厨做菜也是智能分配。
“我们后厨分成烤肉区、烤菜区、炒菜区、主食区等,顾客点完菜之后,系统会根据菜品自动分配给各个区域,并将菜单打印出来。大厨们根据菜单按照顺序开始制作,菜单上有桌位信息,菜品还有备注,都不用服务员去和大厨交代。”陈绵说,菜做好后,服务员根据单子对照一下,确认无误后直接把菜端上桌就可以了。
抖音直播“见赏”美食
“家人们,现在来看看我们家的生蚝,个头大不大,全是我精心挑选的,肉质非常鲜嫩。”
“青岛醇厚外面卖6元一瓶,今天我们直播间只要2.99。”
8月31日~9月3日,陈绵每天16时许会开抖音直播,发送“限时福利”。这是她第一次亲自上阵。
陈绵说,陈记开通直播线上售卖是从去年开始的,以前是交给专门的运营团队,效果还不错,做了两场,每场销售额都超过12万元。
“9月3日是我的生日,也是我们陈记烧烤开业30周年,我就想能不能借这个东风开始自己直播带货。”和运营团队沟通后,确定了由陈绵主播,另外两名运营人员助播。
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张桌子,身着华服的陈绵登场了。镜头看不到的桌子上,摆着写满文字的笔记本、水杯和各式即将展示的菜品。直播间的背景,则是烧烤店熙熙攘攘的食客。直播间里,陈绵热情地推荐着各式菜品,积极与直播间观众互动。过程中,助播会适时介绍限时福利的有效期和使用范围,并上新相关菜品的链接,就这样,通过一方小小屏幕,线上线下的销售场景得以连接起来。
在线上销售,抓住客户特殊需求十分重要。陈绵介绍,他们推出的商品有特价菜、啤酒,还有各种人数的套餐。比如马上就要过节了,可以囤一些优惠福利攒到假期里招待亲朋好友,非常划算。
智能送餐深受欢迎
陈记烧烤三楼配备的机器人送餐是该店的一景,市民乔女士的女儿就非常喜欢和这里的机器人聊天,没过几天就想来找它玩。
“三楼都是包间,也没有最低消费,所以我和家人们每次来都坐三楼。”乔女士点餐后没过多久,一个齐胸高、有三层平台、四方形状的机器人就来到了包间门口说:“306包间客人,请取餐!”
“我来我来!”乔女士的女儿看见机器人就冲到了门口,“我来取餐。”说完,她从平台上拿下菜品,点击机器人“脸上”的“确认”。收到指令的机器人后退、掉头,按照指令前往下一个包间送餐。
“这样可以提高效率,服务员可以专注前厅顾客服务,也避免后厨传菜拥挤。”陈绵说。
“请让一下好吗?我要生气了!”“不要太迷恋我!我在工作呢!”除了送餐功能外,机器人还有简单的聊天功能。
另外,三楼还设置了多媒体包间。“305这个大包间可以坐下4桌人,能容纳50人同时就餐。”陈绵打开包间门,只见满墙都是屏幕。“非常适合家里过事、公司团建,大屏幕上可以根据不同场景播放不同类型的图片和视频,过生日还能把主角的照片放在上面。”
正介绍着,陈绵突然按动耳机上的按钮说了一句:“好的,知道了,马上来。”这是每个工作人员都配备的对讲机,所有人的对话在耳机里都能听见,能根据突发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陈绵说,日益发达的科技在不断“渗透”餐饮业,她已经准备好加入这场“舌尖上的科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