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大项、33个小项,参赛运动员达1377人次,2024年4月,运城幼师高专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4年春季综合运动会让校园处处散发着运动的热情和活力,欢呼声此起彼伏;2024年11月,“我运动·我健康·青春阳光”校园体育活动月再掀校园运动热潮,600余名学生参赛,长跑、接力赛、拔河比赛现场人头攒动、热闹欢腾……一系列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蔚然成风,激发了该校“以体育人”的新动能、新成效。
2024年以来,运城幼师高专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聚焦“四位一体”总目标,倾力打造以体育人的制度设计,努力践行“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体育人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顶层设计
下好体教融合“一盘棋”
2024年以来,运城幼师高专将体育作为育人重要手段,制定了2024年下半年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出台了《运城幼师高专体育训练竞赛管理实施办法》等刚性文件,形成了“以目标融合为导向,以理念融合为引领,以机制融合为关键,以资源融合为支持,以措施融合为抓手”的体教深度融合育人体系,构建了主要领导支持体育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大体育”工作机制。
高素质体育教师是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内生变量,是培育青年学生强健体魄的中坚力量。运城幼师高专按照相关要求,一方面配齐体育教师,于2024年引进体育学博士1名,公开招聘2名体育教师,2名在职体育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在职体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该校体育教师研究生以上学历已达76%,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为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另一方面,建强体育教师队伍。为提升体育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2024年以来,该校组织体育教师参加“2024年暑期教师研修”线上专项培训、“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网络培训等,并选派体育教师参加山西省2024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国家级职教名师团队培育专题研修”培训班、2024年全国高校田径教练员高级讲习班等,进一步提高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训练和技能水平。
为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强化安全教育制度和应急处置制度,保障体育教学、活动、训练和比赛安全,2024年以来,运城幼师高专完善了《体育教师安全责任书》《体育器材室管理员工作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并出台了《运城幼师高专体育运动参赛训练指南》《运城幼师高专大型体育活动安全预案》。同时,每月开展1次体育器材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定期对体育器材和设备进行维护,确保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一体化育人“新路径”
2024年6月,由运城幼师高专体育教师杜艳枝主持,王佩珍、王娟、王丹平、张博谦、原媛等参与的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时代幼专生幼儿体育游戏教学能力培养研究》顺利完成结题。该课题成果之一——杜艳枝撰写的《TPACK理论框架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体育游戏教学能力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论文,代表山西省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科学论文二等奖。
这是运城幼师高专体育教学以科研为牵引、以教学为中心,教研教学深度融合结出的硕果之一。
该校持续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引导体育教师学习课程新理念,探索课堂新样态,逐步形成“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构筑“课堂+实践+联赛”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路径,对学生体育实现了全覆盖,解决了“教会、勤练、常赛”六字要求落地的现实问题。
同时,该校按照相关要求开足开齐上好体育与健康必修课,积极推进线上课程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成功建设《幼体启蒙(幼儿体育游戏教学与创编)》《幼体启蒙(幼儿基本体操教学与创编)》两门线上课程,并通过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课程委员会评审,进入学堂在线平台。其中,《幼体启蒙(幼儿基本体操教学与创编)》获2024年山西省职业教育线上金课。
除抓实必修课,该校还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田径、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健美操、篮球、武术、排球等专项课,学生根据运动爱好进行选报,学期末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分项目进行教学成果展示,从而促进教学交流与学习。
“通过以老带新,赛讲,参加专业性培训、比赛,我校体育教师增长了见识,提升了专业技能,带队参赛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并取得了良好的比赛成绩,教学风貌上实现很大的转变,这与学校近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密不可分。”运城幼师高专公共基础部主任梁运峰表示。
抓实赛训一体
画好以“体”育人“同心圆”
2024年6月,运城幼师高专羽毛球代表队队员杨利获得2024年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高职高专组女子单打第二名,该代表队获“道德风尚奖”,3名队员获得国家羽毛球二级裁判员证书。
2024年10月,该校女子足球代表队斩获山西省校园足球(大学组)女子三级联赛亚军,实现了该校体育竞赛成绩的突破。
2024年11月,该校女子篮球代表队取得2024年山西省大学生篮球锦标赛三级联赛女子组第六名的好成绩。
成绩的取得,不仅展现了该校师生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更是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成果的有力见证与全面检验。
该校体育工作始终秉承以体育人、以赛促练的原则,强化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增强团队意识,促进体质健康。2024年,该校成立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的体质健康专项工作小组,成员包括体育教师、校医、辅导员等,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依据国家标准与本校学生实情,制订详细测试方案,并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测试项目训练指导、安全防护等。
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24年10月,该校积极为学生构建线上课外锻炼管理平台,拟在今年春季开学通过App平台建立包括课外跑步管理及其他课余锻炼项目的任务布置、监控、统计等,利用信息化技术量化课外锻炼活动,实现数据实时监管。截至2024年12月,学校除实习学生外共完成对4902名在校生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50米短跑和800米中长跑等体测工作,并按要求上报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
同时,学校组织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判,针对体能薄弱学生,体育教师量身定制运动计划,每周安排适量有氧运动提升学生耐力,搭配力量训练强化其肌肉力量;针对偏胖学生除运动外,校医给出饮食建议,并定期回访跟进,依据学生体质变化情况灵活调整方案,督促其坚持锻炼与健康饮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赛道,我校体育工作将全方位补短板、强弱项、优结构、提质量,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为助推学校教育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梁运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