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近日,随着一批批从我市临猗县销往越南的酥梨陆续装车,新农人姚海霞还没过正月,便已经开始在果库里忙碌了。
姚海霞在临猗县猗氏镇黄斗景村经营着一家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自诩为“女汉子”的她,面对当前市场的诸多变化,早早就想各种办法拓宽销路。
“除了将酥梨发往国外,更重要的是让咱本地的水果销到国内其他地区。”作为有着近30年果品种植与购销经验的她,除了懂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水果需求与喜好,她还有着自己的经营“秘诀”。
走进她于2018年组织成立的合作社,可以看到各种规章制度挂在墙上,十分醒目。该合作社实行产前统一管理、统一套袋、统一施肥及喷药,产后则统一收购、统一销售。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运营,姚海霞购销的水果既有质量又有数量,深受客商喜爱。
“海霞姐卖的梨个头大、品相好,而且皮薄汁多,口感细腻。”客商王先生说,“已经和海霞姐合作好几年了,她讲诚信,靠得住。”
这些客商,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则是姚海霞利用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的宣传推广而来。她告诉记者,如今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她自学了一些拍摄、剪辑技术,制作成短视频,几乎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平台进行发布。不少客商看到后,都会和她联系。
而对于姚海霞来说,她一手牵着客商,一手牵着村中的百姓。
随着果品种植及购销规模的越来越大,周边村子及其他乡镇的果农也逐渐找到她,将自家的梨、苹果、杏、桃、柿子等各种水果卖给她。只要基本符合果品标准,她都采购到自己的合作社里。
“宁叫自己多吃亏,不叫农户受损失。”姚海霞说道,“有些果农拉来一车品相一般的梨,想每公斤3.4元卖了,虽然价格有点高,但还是收了,不想让他们失望。”
凭着这份实诚劲儿,以及敢打敢拼的性格,姚海霞日渐成为果农们心中的致富带头人。在她的带领和帮助下,村里果农的收入稳步提高,不少农村妇女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跟着海霞,每天在村里的果库分拣和包装酥梨,至少能拿到100多块钱。”工人李大姐笑着说。
采访当天,已过天命之年的姚海霞依旧活力满满,奔波于果库、合作社及家里。她或在电话里热情地与客商讨论装货细节,或亲自指导工人精挑细选品质上乘的酥梨,或赶忙回到家中给老人孩子做一顿香喷喷的饭菜……
姚海霞干事创业的身影,格外动人。新农人奋进拼搏的样子,格外美丽。
(来源:运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