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车主在手机上提前预约,便会有工作人员驾驶移动充电车,到达指定地点为其爱车充电,全程手机操作,车主无需在现场等待。这样的场景,如今在中心城区已变成了现实。
“E打电”上门充电
2月20日上午,在中心城区五洲观澜小区,市民王女士发现其驾驶的新能源汽车电量较低,便打开手机上的“E打电”小程序预约充电。记者在王女士的手机上看到,小程序上显示着该辆车所处的具体位置,点击“预约充电”选项,选择附近的充电站,填好车牌号、车型等信息后完成付款,确认预约成功后,王女士便离开了。
没过多久,一名“打电小哥”驾驶着充电车进入该小区,根据王女士所填的车辆信息,很快便找到了目标车辆。将充电枪插入充电口后,“打电小哥”在手机上点击“开始充电”,充电车控制屏上显示开始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测,当系统显示车辆处于安全状态,可以正常充电,充电车便开始为车辆输送电量。
手机点击接单服务
“开始充电时,小程序上会显示车辆的剩余电量,以及预计所需充电时长等信息。一般车型基本上一个多小时就能充满电,车主无需在现场等待。充好电后,平台会自动进行结算。”该名“打电小哥”介绍道。
近年来,随着城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日益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我市在大力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的基础上,持续挖掘新的充电源,“E打电”移动充电车的出现,便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体现,同时也为我市破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提供了新解法。这种移动充电车由运城市随充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共充电桩的不足,提高市民的充电便利性和充电服务体验。
实时显示充电信息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初引进“E打电”移动充电车,主要是考虑到部分老旧小区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无法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移动充电车可以为居民充电提供方便。2024年11月中旬,该公司首先在中心城区禹香苑小区进行试点,充电以每度电0.89元的价格进行计费,每次收取5元服务费。如今运行了两个多月,市民对移动充电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公司的服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在服务范围扩大的同时,该公司也在不断增加移动充电车的数量,并对车辆及电池进行迭代升级。据了解,去年刚开始试运营时,该公司配备了3辆移动充电车,且车型相对较小,每辆车可储电120度。同时,该公司配套建设了两个移动充电车补电站,可随时为移动充电车充电。后续随着市民充电需求的增加,该公司已将移动充电车的数量增加至6辆。近期,该公司又订购了30辆车型较大的移动充电车,将于本月底全部到位,可满足中心城区更多市民的充电需求。
城市心声
有了“E打电”移动充电车,新能源车主就像有了“移动充电宝”。这项服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车找桩”充电模式,市民不用再花费时间寻找充电桩,也不必担心需要排队等候,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拓展,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服务将进一步升级,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和体验,还将为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运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