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山西省委组织部主办、运城市委组织部承办的“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厦门专场活动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举行。活动通过政策推介、非遗展演、美食体验和精准对接,向鹭岛学子发出“三晋之约”,现场签约校地合作项目16个,总金额达47亿元,掀起一场跨越山海的“山西热浪”。
真金白银引才
7000岗位点燃学子热情
活动现场,我省推出“租房补贴”“千万级科研支持”等人才新政。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及省内重点企业携7000余个岗位亮相双选会,覆盖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前沿领域。运城市委组织部特别设置政策咨询专区,为学子解读“双招双引”专项扶持措施。
“家乡企业的技术创新令人惊喜!”厦门大学山西籍学子杨栋辉在山西焦煤集团展位前感慨。双选会开场仅一小时,部分企业已收到逾百份简历。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理评价:“政策+文旅+招聘的创新模式,为校地合作提供了新范式。”
非遗与美食成“流量密码”
文化山西圈粉鹭岛
芙蓉餐厅内,运城刀削面师傅手持弧形刀,面团翻飞成柳叶状,引得师生排起长龙免费品尝;绛州鼓乐《鼓舞盛世》以雷霆万钧之势震撼全场;木版年画、关公泥彩塑等非遗体验区人头攒动。
“传统拓印的年画比机器印刷更有灵魂!”厦门大学学生小林举着亲手制作的关公年画赞叹。面艺师傅现场表演“空中扯面”,留学生连呼“Magic(魔法)”。运城文旅局负责人表示:“美食与非遗是山西的‘柔性引才名片’。”
校地合作双向赋能
47亿元项目落地生根
活动期间,运城市与厦门大学达成多项产学研合作:永济市携手微米纳米研究院升级机电制造产业链;闻喜县联合材料学院攻关金属镁防腐技术;夏县与历史学院共建社会实践基地。16个签约项目涵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交流、实习基地建设等领域,金额47亿元。
“合作不是单向输血,而是双向赋能。”厦大科研团队代表指出,山西的产业需求为高校技术落地提供了沃土。运城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高校+专业镇”对接机制,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记者手记
从鼓乐铿锵到刀削面香,从千万科研支持到精准岗位投放,这场“三晋之约”以硬核政策与软性文化双轮驱动,展现了山西转型发展的勃勃生机。随着晋闽合作根系深扎,更多“孔雀向北飞”的故事正在书写。
(来源:运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