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小麦正处于灌浆期。这一阶段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我市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全力保障小麦健康生长,助力夏粮丰收。
在临猗县猗氏镇贵戚坊社区的一片麦田里,在飞防人员的熟练操控下,多架植保无人机有序穿梭其间、精准作业。“一喷三防”是保障小麦增粒、增重、增产的关键,相较于传统人工喷洒,无人机作业实现了“零接触”“全覆盖”,不仅能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更确保药剂精准作用于小麦叶面,有效预防病虫害、干热风等威胁,为小麦生长筑牢“防护网”。
连日来,临猗县农业部门积极行动,组织130余台无人机轮流作业,对27.43万亩小麦进行免费喷施。同时,成立工作督导小组,及时评估小麦长势及飞防效果,并对飞防作业的高度、速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全程监管,确保“一喷三防”成效最大化。在河津市阳村街道连伯村,看着自家4000多亩的小麦即将用上吡虫啉、戊唑醇、磷酸二氢钾“三合一套餐”,种粮大户孙波着实放下了心。为了高效推进“一喷三防”作业,河津市抽调100多台植保无人机,搭载双离心喷头,安装厘米级定位系统,每亩用药量误差10毫升以内,用药量比人工节省20%。为抢抓农时,河津市组建工作专班,统一调配无人机、统一配送药剂、统一作业标准,将“一喷三防”监测平台系统下沉到田间地头,实时监测植保高度、速度、行距,确保飞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