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结合养老服务常见消费风险,日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示,帮助老年人安心享受养老服务。
关注餐饮安全
守护舌尖健康
选择养老机构时,注意查看机构是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是否依法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可观察食品储存、加工环境是否整洁,食材是否新鲜、来源可否追溯。若发现食物存在变质、不洁等问题,或就餐后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向机构反映并留存证据,必要时可拨打12315投诉。
明晰收费项目
谨防价格陷阱
1.收费透明是关键。养老机构应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和收费公示制度。缴费前,仔细核对合同中床位费、护理费、餐费等收费项目与公示内容是否一致,警惕未标明的额外收费。
2.警惕强制消费。养老机构不得违反老年人意愿强制收费或强制服务。若遇到机构以各种理由强迫消费,如强制购买高价保健品、指定服务项目等,坚决拒绝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3.关注价格政策。对于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留意床位费、护理费是否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以及是否落实相关优惠减免政策;民办养老机构收费虽自主定价,但也应遵循公平合理原则,若发现价格虚高、哄抬收费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及时反馈。
谨慎对待广告
避免虚假诱导
1.广告信息仔细甄别。不要轻信养老机构内或周边张贴的食品、保健食品广告,以及通过传单、网络等渠道传播的夸大宣传。普通食品不具备保健功能,保健食品也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若广告宣称“包治百病”“疗效神奇”等,均属虚假宣传。
2.远离违规推销。警惕假借专家义诊、健康咨询、免费讲座等名义推销高价食品、保健品的行为。不法分子常利用直播、电商平台诱导消费,切勿因夸大的广告效果冲动下单。如遇可疑广告或推销,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商家资质,也可向市场监管部门咨询核实。
理性选择服务
防范虚假宣传
警惕伪高科技噱头。部分商家会向老年人推销伪高科技保健品、理疗设备,吹嘘具有神奇功效。面对这类宣传,保持理性,不被“高科技”“新疗法”等概念迷惑。养老服务消费前,多与家人沟通,或咨询专业人士意见。
拒绝会议营销套路。对于以会议、讲座等聚众形式开展的营销活动,要提高警惕。此类活动常通过营造紧张氛围、虚假案例分享等手段诱导消费。若遭遇此类推销,不要急于付款,可先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核实活动合法性。
若在养老服务消费过程中,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及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侵权行为,请务必保留好合同、收费票据、服务记录等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或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