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临猗县东城幼儿园,望着孩子们在阳光下肆意奔跑的身影,听着游戏中此起彼伏的欢笑声,看着城乡幼儿园里日益丰盈的保教资源……你会真切触摸到“公益普惠、优质均衡”这8个字在临猗大地上跳动的脉搏。临猗县学前教育正进行着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华丽蝶变。
城区里,公办园如星罗棋布;乡野间,民办园也裹着普惠的温情。它们像一个个温暖的怀抱,让每个家庭都能轻装上阵,让每个孩子都能毫无阻碍地扑进学前教育的怀抱——这一切的背后,是临猗县委、县政府“教育优先”战略最生动的注脚。
经费的稳定投入,是普惠教育最坚实的基石。从教师手中的工资,到幼儿园日常运转的每一分公用经费;从给困难家庭孩子的资助,到为普惠性民办园注入的扶持力量,每一笔投入都带着温度,落在实处。更令人欣喜的是,新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旧园也在时光里悄悄焕新。如今,无论家住城区还是乡村,孩子们都能走进设施齐全、暖意融融的幼儿园,共享平等而温润的启蒙时光。
普惠从不是低质的代名词,而是“底线之上求卓越”的承诺。在临猗,“质量”二字重千钧,而教师队伍正是撑起这份重量的核心。一批批年轻教师带着高学历的底气和专业的锐气加入幼教队伍,让整个团队焕发出蓬勃生机。更难得的是,“以老带新”的传统在这里落地生根,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向着专业的高地稳步攀登。
从“国培”“省培”的高端赋能,到园长高峰论坛的思想碰撞;从远赴浙江、江苏等地的跟岗研修,到线上专题培训的随时充电;再到全县学前教育读书分享群里的思想交锋,老师们总有“充电蓄能”的机会。
“去小学化”“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临猗是融入日常的教育脉动。县教体局出台的幼小衔接方案,像一把精准的标尺,让入学准备自然渗透在幼儿园三年的每一天,藏在游戏里,落在生活中。推广“自主游戏”、开发园本化课程,更让孩子们在沙水区的嬉笑、建构区的专注、角色扮演区的投入中,尽情释放天性,探索世界的奇妙。孩子们每天清晨最期待的就是奔向户外游戏场,那些在探索中迸发的银铃般的笑声,便是教育最美的乐章。
每学期的常规督查、每年的年检、每两年的类别验收,从校园安全的细致排查到卫生保健的严格把关,从教学内容的科学规范到招生行为的公开透明,每一项指导都细致入微。尤其是城区优质园带动农村园的“片区教研”模式,像一座桥梁,让优质资源跨越城乡,让乡镇园也能踩着专业的阶梯快速成长,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正在一点点被温暖的阳光填满。
如今,一座座高规格、高标准的现代化幼儿园,如同一颗颗珍珠,被精心串联在城市的脉络里,让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像毛细血管般渗透到每个社区。临猗县正沿着“公办为主体、民办为补充,优质均衡、协同发展”的道路笃定前行。未来,当更多孩子带着阳光般的笑容扑进幼儿园的怀抱,那便是幼教人最幸福的模样。
来源:运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