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太原市政府召开生态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常世俊,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杨继生,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张永强介绍了2024上半年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
常世俊介绍,上半年,太原市坚持以环境空气质量“退后十”和“一泓清水入黄河”为目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美丽太原建设,省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在治气方面,坚持综合施策、重点突破,通过深化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深入推进臭氧污染防治攻坚,强化移动源和扬尘污染防治,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和联防联控,持续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在治水方面,坚持系统治理、标本兼治,通过加快“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建设,着力补齐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入河排口监管和黑臭水体整治,健全完善汛期水质管控机制,全力推动流域水质提升。
在治土方面,坚持守土尽责、源头管控,通过深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探索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有效防范土壤环境风险。
在环境安全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从严监管,通过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全领域推进环境问题执法攻坚,持续做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夯实生态安全基础。
发布会上,常世俊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和“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进展三方面详细通报了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
——太原市2024年1至6月和2024年6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通报
太原市2024年1-6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4年1-6月,太原市优良天数108天,优良率为59.3%,优良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3天。重污染天数2天,比去年同期减少3天。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18,同比下降0.4%。六项污染物浓度有2项同比下降,分别是:NO2、PM10。其中SO2、NO2、CO达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污染负荷从大到小依次为PM2.5、PM10、O3、NO2、CO和SO2。
城六区2024年1-6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4年1-6月,城六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迎泽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不含上兰)、杏花岭区、晋源区、小店区。空气综合质量指数由低到高(污染由轻至重)排序依次为:万柏林区、迎泽区、尖草坪区(不含上兰)、晋源区、杏花岭区和小店区。
“三县一市”2024年1-6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4年1-6月,太原市所辖“三县一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为: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和清徐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低到高(污染由轻到重)为: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和清徐县。
太原市2024年6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4年6月,太原市优良天数7天,综合污染指数为4.22。六项污染物浓度中一项同比下降,是NO2。SO2、NO2、PM10、CO、PM2.5五项指标达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污染负荷从大到小依次为O3、PM10、PM2.5、NO2、CO和SO2。
城六区2024年6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4年6月,城六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尖草坪区(不含上兰)、万柏林区、杏花岭区、迎泽区、晋源区和小店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按由低到高(污染由轻至重)排序依次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不含上兰)、晋源区、迎泽区和小店区。
“三县一市”2024年6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4年6月,太原市所辖“三县一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为: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和清徐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低到高(污染由轻到重)为: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和清徐县。
——太原市2024年1-6月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
根据国家和省里的考核要求,太原市境内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为6个,分别为汾河水库出口、李八沟、上兰、河底村、迎泽桥和韩武村断面。根据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监测数据,2024年1-6月,全市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
——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进展情况通报
2024年,太原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确保汾河太原段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共52个项目,预估总投资约231.36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40个,开工率为76.92%,开工项目中已完工14个,完工率26.92%。累计完成投资约83.1亿元。截至6月30日已到位资金54.77亿元。
目前,太原市52个项目中,北郊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太原市再生水回供清徐经济开发区项目、娄烦县涧河治理西延工程等14个项目已完工;汾东污水处理厂配套工程一期工程——汾东厂至晋阳厂联络管工程、金世纪阳光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净化工程等26个项目在建,正在按照时序进度推进工程;再生水回供九河复流项目配套工程、太原市汾河流域水质天眼系统建设项目(一期)等12个项目未开工,12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压紧压实各级各相关部门责任链条,以水质改善为目标,以推进工程实施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加强资金保障,强化风险防控,全方位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常世俊说道。
杨继生介绍了《太原市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实施方案》共分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三部分:
在工作目标方面:约束性指标是完成国家、省下达太原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物总量2024年、2025年目标任务;争取性指标是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后10位,各县(市、区)、各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排名稳定前移。
在重点任务方面:提出了太原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的10方面39项重点工作任务。
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从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优化升级,加快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推进传统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实施含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方面部署6项工作任务。
深入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从提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积极推进燃煤设施整治、深化工业炉窑治理、持续巩固清洁取暖成果方面部署5项工作任务。
深入推进交通结构优化调整。从提高货物铁路运输比例、强化车辆源头管控、加快机动车结构升级、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全面加强油品质量监管方面部署5项工作任务。
全面加强面源污染治理。从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方面部署3项工作任务。
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从强化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加快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加强餐饮油烟、恶臭异味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大气氨排放控制方面部署5项工作任务。
推动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提升。从加快结构优化调整和加强太原盆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方面部署2项工作任务。
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从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方面部署3项工作任务。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从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强化大气环境监管执法、加强决策科技支撑方面部署3项工作任务。
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从完善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方面部署2项工作任务。
压实各方治污责任。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考核督察、加大信息公开、加强宣传引导、开展全民行动方面部署5项工作任务。
【相关链接】
2024上半年太原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举措与成效?
2024年以来,太原市坚持综合施策、重点突破,全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深化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完成了太钢轧钢环节深度治理、垃圾发电厂氮氧化物治理,正在拆除东山矿1座炉窑,清徐县3家焦化企业备用干熄焦改造8月底前完成,晋煤物流“公转铁”项目10月底全部建成,城六区2家烧结类砖瓦窑企业目前已停产并于12月底前完成淘汰,6家水泥粉磨站深度治理年底前完成。采用清洁能源或国六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重点企业车辆运输达到5家。上半年重点工业企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减排14.96%、12.17%和9.87%。
——深入推进臭氧污染防治攻坚。积极应对今年夏季高温少雨不利气象条件,扎实开展臭氧削峰攻坚行动。完成工业企业源头替代174家,防治设备维护538家,泄漏检测与修复8家。完成餐饮业油烟治理装置二轮清洗3585家。4座重点储油库和29座加油站安装三次油气回收装置。
——强化移动源和扬尘污染防治。在123家工业企业示范推广中重型车辆门禁系统管控,开展中重型货车路检路查、渣土车专项整治、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三大攻坚行动”。全市共监测发现并处罚超标排放车辆42辆,深入实施工地扬尘污染治理评级管理和差异化分级管控措施,创建星级工地482处,发现并整改问题3699个,立案查处38起,有效打击和遏制扬尘污染违法行为。
——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和联防联控。充分发挥大气污染指挥调度平台数据监测、分析、调度作用,整合高空视频、用电监管、无人机巡查、渣土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在线监控等功能,精确锁定污染源头,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任务台账,限期“销号清零”。截至6月底,发现并交办问题5039件。落实汾河谷地联防联控机制,5月份以来,启动重污染预警1次,发布调度令4期(加严管控9天)。
——持续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成2023年度温室气体排放线下核查,7家发电企业完成配额清缴。加快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启动成立太原市中欧碳足迹创新中心,中部城市群气候投融资储备项目已累计达186个,52个项目获得银行授信和贷款,其中授信总额422.47亿元,贷款总额177.82亿元。
2024年太原市在推进水质改善提升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4年,太原市坚持系统治理、标本兼治,全力推动流域水质提升。
——加快“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建设。根据省纪委监委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反馈意见,科学调整优化太原市52个工程项目。在今天的通报内容里,我们已经向大家通报了“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建设,这里不再赘述。
——着力补齐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今年先行分3批实施64.51公里、150条道路,其余的2025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成;市本级实施47个雨水系统1398个市政道路雨污水混接节点改造,目前,19个系统947个混接节点已开工,已完成改造135个;城六区、开发区实施1227个源头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改造106个,2025年6月底前完工;对18个区域性泵站进行改造,15个已采取措施将污水抽排、截流至污水管网,其余3个正在进行管网改造;完成1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1.67%;太榆退水渠沿线水污染治理项目主线顺利通水。
——强化入河排口监管和黑臭水体整治。按照“查-测-溯-治”的原则,对992个入河排污口实施月监测、月调度及通报,建立黑臭水体长效监管机制,对出现返黑返臭的立即整改,实现动态清零。
——健全完善汛期水质管控机制。目前太原市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太原市采取积存污水清空、建设调蓄池、进水阀门精准管控、缓洪池清空清淤等措施,减少雨季污染物入河量,降低溢流污染。对管网积存污水组织抽排,全部输送污水处理厂处理,为降雨纳管提供容量。积极向省级部门争取生态水量,充分利用水体自净功能,降低污染影响。
太原市在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方面有哪些亮点和成效?
目前,太原市各部门积极协作,聚合力共同推进太原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
——推动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
截至6月底,气候投融资储备项目达186个,其中52个项目获得银行授信总额422.47亿元,贷款总额177.82亿元;太原市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政银企对接平台启动内测,为促进产融高效对接奠定了基础。
——系统开展试点建设评估。
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自评估工作要求,就“区域高质量发展情况”及“地方气候投融资发展情况”等相关目标完成情况及试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估,识别试点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编制绿色金融产品目录。
为激发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试点建设的活力,6月印发《关于征集绿色创新金融产品的通知》,收集整理55个绿色创新金融产品,并策划开展气候投融资项目和典型案例征集工作。
——借鉴先进地区改革创新举措。
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地区在绿色金融监管服务机制及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推进太原市中欧碳足迹创新中心建设,谋划引进国际先进创新资源,进一步推进产融合作。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霍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