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生活有质量、让老年生命有尊严、让养老服务更精准”,这是山西省人大代表、太原市幸福汇藏山墅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李爱玲始终坚守的信念。10年来,她通过不懈努力、大胆尝试,摸索出养老事业“幸福汇模式”,成为山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标杆品牌。
走进幸福汇,一股家的味道扑面而来,案桌上摆放着葫芦、孔雀、鹿等装饰品,门厅中流水布景,走廊上各种装饰画,每一处都彰显着幸福汇创始人特别的用心之处,寓意都与健康长寿、怀旧息息相关。餐厅里飘出的阵阵饭香味儿,大家一起围坐,一起聊天,每一位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敲开一位老人的房间,一进门的开关都是90公分高,即使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使用时也没有障碍。卫生间门的宽度轮椅也可以轻松通过。“我们每个房间装修是不一样的,从卫生间配色到房间配色。你看,这个卫生间是蓝色为主,搭配红色墙砖,马桶为了醒目,马桶盖也使用亮眼的橙色。镜子是可以上下翻动,这样无论老人站着或坐着都能照到。”李爱玲介绍道。走进房间,实木地板、实木衣柜,墙布上的图案都是刺绣的。
“我们入住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房间。我喜欢孔雀,我就选了这间有孔雀墙布的家。”住在这间屋子的刘奶奶跟记者说道,82岁的她和老伴一起住在这里,老两口之前也参观了好几个养老院,最终选择了这里。
2014年,创始人李爱玲女士以 “重塑山西养老新标杆” 为使命,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养老领域 “幸福革命”。以 “本土化温度,精细化品质,专业化素养” 为核心,幸福汇团队精心打造 “全生命周期” 养老服务体系。历经十年深耕,创新推出 “1+7” 多元康养生态模式:以党建为核心引领,将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智慧养老、晋心助老、物业融合、医养结合、长者合作社七种模式巧妙融合,在太原五区域建立 10个银发家园。260名持证护理员化身为守护幸福的使者,为超1000个家庭提供 “一碗汤距离” 的贴心照护,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让温暖时刻环绕在长者身边。
幸福汇的发展之路,始终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2022年8月,与清徐县政府达成公建民营运营模式,推出 “高品质兜底特困老人” 项目。110张床位犹如110颗希望的种子,50% 留给社会老人,50% 给予特困人员,让特困群体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曾经被贴上 “脏乱差” 标签的特困人员,在幸福汇的关爱与呵护下,摇身一变成为相互帮助、积极向上的温暖集体。
在带动就业方面,幸福汇成为强劲的 “幸福引擎”。落地清徐后,它以强大的吸引力,每年带动约三百多人直接就业,六百多人间接就业。为高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提供600个实现梦想的岗位,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开辟700个护理岗位。通过实践选拔出的金牌护理员,活跃在养老院、居家上门服务、医院陪护等各个岗位,老中青三代护理团队携手共进,为养老服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居家上门服务是幸福汇延伸出的 “幸福触角”,为周边6个小区90多户行动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从生活照料的助餐、助浴、助洁,到医疗护理的健康监测、康复护理、医疗协助;从精神慰藉的陪伴聊天、文化娱乐,到助行与代购、居家安全服务,再到临终关怀,每一个服务环节都饱含着爱与专业。近两年,5位临终老人在幸福汇的悉心照料下,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家属送来的锦旗,是对这份守护最真挚的感恩。
从初建时的探索,到如今的成就,幸福汇先后荣获 “全省社区居家品牌连锁示范机构”、“山西省优秀模范养老机构”等称号,并在全国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大赛银发经济专项赛中荣获二等奖。未来,幸福汇将继续以探索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通过先进技术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多元服务,做实做细老年人养老服务,让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能真正享受到“吃不愁、病不忧、孤不独、乐有伴”的幸福晚年生活。不断解锁银龄幸福的更多可能,为养老事业绘就更加绚丽的画卷。
(网易山西 张敏 张赟 助编 刘静文)